菏泽:200万株百合“绽放”美丽经济_种植_李振一_发展
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0:12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

炎炎夏日,200多万株百合精彩绽放,为“美丽经济”注入新的活力。牡丹、芍药、玫瑰、百合……今春以来,菏泽花事繁盛,你方凋谢我登场,一朵朵“菏泽花”扮靓了“中国牡丹之都”。继百合之后,菏泽相继绽放的还有荷花、菊花等。一花引得百花开,百花捧出盛景来,期待菏泽“花事”明天更美好。

百合花开迎客来

“林梢一点风微起,吹作人间百合香。”这是宋朝诗人陈林在《香林峰》中留下的诗句。意思是,待夏日的微风轻轻吹起时,百合花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,令人沉醉。

6月9日上午,在位于牡丹区小留镇的菏泽市花缘百合培育种植基地内,五颜六色的百合花惊艳绽放。一株株百合花沐浴着阳光,随风摇曳,娇柔的花瓣、优美的形态,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,让人流连忘返。

“百合百合,百年好合,这种花寓意特别好,我特别喜欢它。”游客周芝红和几位朋友,在百合培育种植基地内赏花拍照,驻足欣赏。漫步其中,花田成海,一朵朵、一片片百合花开,白的纯洁、黄的明亮、橙的淡雅、红的热烈,让赏花游客如痴如醉。

展开剩余78%

“菏泽有牡丹、芍药、玫瑰,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大片百合花接档盛开。”与周芝红一同赏花的王茜说,“百合花开得很好看,这里空气也清新,真让人陶醉。”

这片绚烂的百合花海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,他们纷纷驻足打卡留念,为乡村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菏泽市绿泽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一遍维持着赏花秩序,一边忙着接打客户的电话。据其介绍,菏泽市花缘百合培育种植基地内种植着火炬、红棕烈马、热恋等7个食用百合品种,涵盖白、红、橙、黄、粉五大色系。这些百合花主要分布在小留镇和七里河湿地公园附近,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带。此外,他还在牡丹区牡丹街道建有一个百合培育种植基地。

“我们两个基地占地150多亩,一亩地大约种植百合1.5万株,共计种植200多万株。”李振说。

打造多用百合产业链

“我们把自己的家乡称为‘花样菏泽’,我希望菏泽四季有花可赏。”李振介绍起自己投资建设菏泽市花缘百合培育种植基地的缘由,“为了让‘花样菏泽’更美丽,我便四处考察,最后选中了百合花。百合花期特别长,采取相关措施后,它的花期可以从4月底持续到6月中旬,助力菏泽实现“四季有花”的产业布局。”

“百合不仅好看还可食用、药用,花瓣可油炸、凉拌,种球可做粥、百合干、百合粉。”在李振看来,百合浑身都是宝。据资料介绍,百合花属于百合属中多年生草木球类植物。其食药兼备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淀粉、维生素,以及钙离子、铁离子等矿物质。适量食用百合,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,有清凉润肺、安神补脑的功效。

“目前,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北京、上海、河南郑州、安徽亳州等地,用于食品加工和中药开发。”李振介绍。作为一家集百合种植销售、鲜切花批发、药材供应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企业,菏泽市绿泽园艺有限公司依托“七里河湿地公园+小留镇”双基地联动发展模式,构建起从种苗培育到终端市场的全产业链条,其产品已成功打入一线城市,并与亳州中药材基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。作为市农科院的战略合作伙伴,菏泽市绿泽园艺有限公司通过双基地科学布局与产学研深度融合,在“赏食药”多用百合开发上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。

“我们通过‘公司+农户’模式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参与百合产业发展。”李振说,“最忙的时候,我们每天要使用200多名劳动力,每天发放工资约1.5万元。”李振说,种植百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,为他们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,实现了“富农”目标。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,还能在基地务工,增加额外收入。

据李振介绍,发展百合产业前期投入巨大,但发展前景较好。“近5年来,产品价格一直在‘小步慢跑’,年年上涨,行情还不错。”李振说。

多彩花事点靓“牡丹之都”

牡丹、芍药、玫瑰、百合、荷花、菊花……一场场花事绘就菏泽“诗与远方”融合发展的新画卷。以“赏花游”为代表的文旅产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、绿色产业、富民产业,具有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的乘数效应和特殊功能。

漫步百合花海,我们注意到,“一枝百合”带动生态建设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,推动了乡村环境美化。原本普通的乡村,因为百合花海的存在,变得如诗如画,实现了“美村”。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,百合产业的潜力愈发巨大。从种植、加工到旅游开发,各个环节紧密相连,将成为我市花卉经济的重要引擎,助力打造“花样菏泽”的金字招牌。让乡村在百合产业的带动下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多彩致富路。

近年来菏泽花事繁盛,执果索因,是因为菏泽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自然条件。“花海”,人们在形容一地花卉种植面积大时常用这一词汇。事实上,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真正能让牡丹、芍药、玫瑰、百合“花开成海”的城市并不多,菏泽地处黄河冲积平原,一马平川、土地肥沃、气候适宜,具有“花开成海”的充分必要条件。拿花卉界“顶流”牡丹来说,菏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、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加工基地、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市场化、大众化、人文化、国际化、品牌化“五化并举”原则,按照“依托牡丹、延伸牡丹、超越牡丹”发展思路,推动牡丹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。

菏泽是牡丹产业发展的先行者,通过实施“牡丹+”工程,深层次、多领域、全方位挖掘牡丹价值,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各类牡丹生产、加工、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。种植方面,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%以上,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%,牡丹年宵花销量突破60万盆、占全国的50%。加工方面,开发出牡丹籽油、牡丹茶、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60余种,产品远销美国、法国、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文创方面,衍生出牡丹剪纸、牡丹刻瓷、牡丹丝绸、牡丹汉服等各类牡丹特色文创产品。

“花样菏泽”正在绽放“花样经济”,期待明天“花事”更美好。

发布于:山东省